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再到分院副院长;从一名本科上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一路走来,这诸多成就都凝结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药物与化工分院副院长周博忠诚执教、大爱育人的情怀和汗水。
在18年的从教生涯中,无论在教师岗位上,还是在领导岗位上,他始终勤奋学习,潜心研究,不断提升,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创新的工作思路、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赞誉和拥戴。
用心做教育
1999年7月,从西北农业大学农化系毕业后,周博就一直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任教。18年来,他始终秉承“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用心做教育,勤奋耕耘,孜孜不倦,以其深厚的学识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诠释着教师的天职。
刚一进入学校,周博便开始在环保专业进行化学分析实验室建设,直到2002年分析实验室建成,老师和学生们才见识到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较为先进的分析仪器。2008年,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他又开始筹建测试中心,购置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高端分析仪器,并编写了《基础训练指导书》、《仪器分析实训指导书》、《综合实训指导书》等教材,使学校分析设备的建设水平居同类院校的前列。
为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周博不仅经常学习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改革的各类文件和有关高职教育的理论书籍,还参加了高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多媒体技术应用、微课设计等多个培训,先后到陕西省药检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质检中心、信立方仪器培训中心等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努力掌握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
教学中,周博勇于钻研探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一导两促---以就业为导向,以评促考,以赛促训”的课程改革理念,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提升,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有效提高。
在周博的心里,教师不是一个纯粹谋生的职业,而是自我发展的一项事业。他在主导创建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同时,还带领专业其他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建设和实训条件建设。作为专业带头人,他主持和参与完成了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门院级精品课程,主持国家级资源库建设课程1门,参与2个国家级资源库的建设任务和1个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获得各级教学成果4项,撰写教材与教学论文30多万字。
用爱铸人师
作为一名教师,周博始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用爱铸人师。在生活中,他甘当学生的益友,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倘若学生有困难、有问题求助或咨询,也从不拒绝。哪怕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也要抽空与其交流沟通,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和好评。
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周博有自己的法宝。首先,让学生“亲其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爱心去温暖每一颗学生的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学生犯了错误,他从不对学生大声训斥、漫骂,而是认真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时,哪怕很小,他也会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不断拉近师生的感情,让学生不但敬师,而且亲师。其次,让学生“信其道”,坚持课前做足准备,虽然所教课程不知已讲了多少遍,但每一次上课前,他仍要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完善课程的视频、动画、PPT等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有效贯通,让难懂的专业术语变得简单通俗、复杂的操作程序变得简单易学,有效传授专业知识,切实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学生是教师的财富,是教师的脸面”这是周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当有毕业生返校时,他总是尽量与昔日的学生见见面、聊聊天,谈谈工作与生活,学生的发展已是他最深的牵挂、难舍的情怀。
用情系三农
由于自小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周博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总想着为农业、农村、农民做些什么。在大学期间,他就喜欢跟着老师进行农村项目调研、田间试验、科技服务等。参加工作后,他又积极主持省级课题、校内课题,参与地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和发表科研论文。
在农业化学分析方面,周博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在有机物 C、N 转化等方面,他也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经验,曾被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聘为指导专家,多次受到校内、外表彰奖励。
身为农业院校的教师,多年来的农业研究实践是周博服务“三农”的资本,也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专家。2006年至2014年,他先后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帮助群众增收100多万元。2012年至2013年,他在杨陵区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沼肥综合利用、绿色防控、配方施肥等技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18年的教学实践,周博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也成就了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
【名师寄语】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用坚定的信念鼓舞学生,用正面的典型引导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用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用真挚的爱心哺育学生,助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