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校级名师风采 > 正文 >
【教学新秀风采】白燕茹:躬耕职教守初心 笃行不怠育英才
2025-09-17  

白燕茹,讲师,为一名党员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恪守“三尺讲台”,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的标准。积极参与“党建+公寓”育人工程,2023年师德师风考核优秀。主持/参与省级、校级教科研项目11项,发表教科研论文3篇,第一专利申请人获专利授权2项,参编教材1部、参与建设省级精品课1门,校级课程思政金牌示范课1门,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一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行业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获评“1+X”优秀教师,担任杨陵区生态环境局及企业技术顾问,助力产教融合。

白燕茹老师入职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领导和老教师的指导下,在教科研改革研究、学生培育等领域持续探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作为 “党建 + 公寓” 三全育人工程的积极践行者,她常深入学生宿舍倾听需求、关怀学情,以党员初心点亮学生成长之路,用扎实的工作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耕教学  以匠心筑根基,以创新提质量

“课大于天”是白燕茹的教学信念,任教以来,她承担《工业水处理技术》、《化学分析技术》等多门专业课程教学及毕业生实习指导,年平均授课超540学时,用扎实的教学投入保障育人实效。为了让枯燥的专业知识“活”起来,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2023 年主讲课程获评校级单元金课C档,同年凭借教学改革成果助力所在教学团队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课堂革命典型案例二等奖、考试改革二等奖等;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匠心杨职”课程思政金牌示范课建设,将生态环保理念与职业素养融入课堂,让“听得懂、用得上”成为教学常态。

在课程建设与教研实践中,她更是主动担当。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教学改革项目,近3年还参与省级教改项目、校级教改项目,持续为职教课程优化献力;以第一作者发表教改论文2篇,参编《分析化学》教材,已投入教学使用,参与完成《CAD 制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2024年入选第二批水利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同年考取污水处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获评工作优秀教师,以“持证教学”推动技能育人落地。

精育英才 以竞赛促成长,以成果显担当

“以赛育人”是白燕茹老师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路径。她始终坚信,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激发学生潜力的“试金石”,为此常牺牲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备赛,从方案设计到实操细节全程把关。2025年,她带领学生斩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2021-2023年连续三年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摘得一、二、三等奖共9项,个人获评第五届生态环境类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2024年还分别获校级技能赛项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用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见证学生从“理论学习者”到“技能实践者”的蜕变。

科研赋能 以专业践使命,以协作促共赢

入职以来,白燕茹老师在科研领域,白燕茹始终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的实际问题,坚持“科研服务教学、助力产业”的理念。她主持科研项目,深入探索区域环境治理难题;同时承接横向项,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服务;还参与省级科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及校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持续深耕环境监测与治理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知网收录科研论文1篇,第一专利授权人获专利授权2项,转化1项,让科研创新真正服务于实际应用;参与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实训中心模块建设,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职教工作者,白燕茹始终秉持“产教融合、服务行业” 的初心。她负责校企合作水环境监测与污水处理“1+X”证书考核工作,助力企业技能人才培育;参与产业学院建设方案编制、订单班建设等工作,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桥梁;同时担任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技术顾问,用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难题,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与行业发展注入职教力量。

从教5载,白燕茹始终以“守初心”的定力、“敢创新”的魄力、“重实干” 的毅力,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用行动诠释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书写着新时代职教教师的奋斗篇章。